8月
2日
上午,全市文艺创作工作会议在市商务小区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莹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小妹,副市长衣艳荣,市政协副主席寇振彦,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等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公布表彰了22名首批“寿光文化之星”和11个2012年重点文艺创作立项资助项目。我院教师赵丽获“寿光文化之星”荣誉称号,我院宣传部李兴军老师创作的52集原创动画《农圣贾思勰》被确定为2012年重点文艺创作立项资助项目,我院作为重点文艺创作立项受资助方代表作典型发言。全市各企事业单位代表、市直机关代表共计400余人参加了会议。副市长衣艳荣主持了会议。
我院历来重视文化建设,把培育人文胜地,打造文化校园作为学院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实施了“文化校园工程”,建设“书香校园”,营造了和谐育人氛围,收到丰硕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学院发展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吹响了内涵建设的号角。一是打造校园中轴线文化景观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展示学院精彩。以学校南大门、行政办公楼、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孵化大厦、北大门为中轴线,形成了高楼与绿地相融,大树与花木相偎,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人文景观带;二是设置休闲长椅和人文景观石,即方便师生学习休息,又成为修身、治学的无声教育载体。校园内人文与环境自然和谐,新建多处大型停车场,休闲长椅、中华奇石遍布校园,励志名言、名家书丹,刻字上石,蔚为大观,以孔子、爱因斯坦、雷锋等为代表的世界名人雕塑因地制宜,形成风格不一的人文知识体系;三是科学疏通路网,发起路、楼等文化命名活动,凝聚全院智慧,达成文化共识。新建学院东大门,同时开放南、东、北三大校门,校园内路网畅通,标识明确,行人得到合理分流,人性化与科学化建设完美结合。
制度是工作的保障,学院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经充分酝酿合理修改,五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顺利通过了李昌武院长所做的《继往开来,创新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审议并通过了《关于潍坊科技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决议》、《关于潍坊科技学院财务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潍坊科技学院专升本、考研综合奖励办法等制度的决议》等,形成了体现和符合学院发展特点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学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风”建设成为学院精神文化建设的风向标,“让认真成为品质”的校风,“责任高于一切”的教风,“勤学苦练”的学风,“修身、博学、求索、笃行”的校训,“创业敬业,求是求新”的学院精神,成为全院师生共同的精神引领和行为准则,校歌《飞翔》抒发了学院师生员工最真挚的情感表白和美好追求,唱响了弥水两岸;编写学院校史,建设校史馆;建设寿光文化研究院、寿光历史文化名人馆,编辑出版《寿光书库》,建设寿光名人书屋;实施软件园文化产业提升工程,加快发展软件园动漫制作、文化创意、广告传媒、雕塑、油画等产业;定期开办大学生“道德讲堂”、各种学术讲座,开展以农圣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荡起师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我院动漫制作部与杭州悦喜动漫公司联合制作的动画片《超级优优》已于2011年2月份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播出,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荐的2011年第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
校园内室外宣传栏设计统一规范,美观大方,信息丰富,成为传递信息,沟通全院师情、学情、校情的即时器;院系处室内走廊文化、办公室文化,亮点频出,内涵丰富,彰显着浓郁的文化魅力,成为师生了解历史,提高涵养,幸福生活、快乐学习的精神乐土。
学院建有100多个学生社团,“唱校歌、铭校训、咏青春”校歌比赛、高雅艺术进校园、经典诵读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社团文化活动,繁荣了校园文化,丰富了校园生活。开展了大学生职业、学业、人生规划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校园模范之星评选活动,校园文明先锋活动,“护绿补绿”行动,以及校区服务、社会公益、“世界看菜博,菜博有潍科”等形式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参加山东省第22届运动会大学生乙组武术比赛获金牌12枚、团体总分第一名,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获山东省女子乙组冠军,2012“寿光杯”全国大学生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中国女排四强邀请赛、全国国际标准舞大赛、全国武术学校武术套路比赛、中美女排对抗赛、山东省大学生武术锦标赛等重大赛事在学院成功举行。商秀蕾同学被国家环境保护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10部门授予“2011年中国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称号;学院先后获山东省先进团委和潍坊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